欢迎访问滨城区图书馆

滨州著名作家段剑秋向滨城区图书馆捐赠新著

发表时间:2017-6-16 20:13:04   浏览:

 

2017518日,滨州本土著名作家段剑秋向滨城区图书馆捐赠新著——新编历史剧《游百川》·电视剧本《黑虎》。该作品的入藏丰富了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,是研究作家创作历程的重要文献。段剑秋作家曾多次向我馆捐赠个人作品。

 

    

作者简介:

段剑秋  男,194212月生,汉族,山东滨州人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山东省作家协会四届理事会理事,滨州市作家协会主席、顾问,滨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,滨城区作家协会主席,济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作家协会主席,滨城区文化馆研究馆员,山东省“五个一”精品工程获、中国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、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者。

家庭贫困,母亲抱着一岁的他跟随外祖父一家逃荒。1945年滨县解放,社会安定,母亲带他回家定居。家贫给他性格的顽强,中学期间事事争先,得“拼命三郎”之绰。1963年应征济南装甲兵教导团,先后被教导团、济南军区装甲兵树为学习“毛选”标兵,多次出席“积代会”,受司令员杨得志、省委书记谭启龙接见。熟读《毛泽东选集》《共产党宣言》《国家与革命》等书,打下坚定的政治基础。

1966年开始在《前卫报》发表短诗、故事,后调济南装甲兵文化处《王杰》创作组。病退回乡,先后在调县革委报道组、县广播站工作,其间发表小说《红岭劲松》、《盐碱窝里绘新图》。原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室主任丁宁来滨县工作,经常对其指导。周恩来总理亲自树立“棉区的一面红旗”杨柳雪,他写了杨柳雪的报告文学《扫雪记》,轰动一时。1974年调县文化馆文学创作组,正式开始文学创作。其成名作为短篇小说《静妹》,发于《山东文艺》,收入《山东省建国三十周年短篇小说选》;《莲花传》发于《花城》,写入省作代会工作报告,多次转载入集。这一段是短篇小说盛发期,有《巧葛》、《水老八》等,获山东文艺短篇小说奖。继而进入中篇小说创作期,先后发表《处处闻啼鸟》《憨牛传》,中篇小说《黑虎》刊于北京《十月》。前期主要中短篇小说收入《黑虎》小说集。

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处女作《鸳鸯屋子》,获山东省新时期农村题材长篇创作三等奖。改革开放,新人涌现,他接连写了长篇纪实文学《天使与金香》《圣洁》《奉献》、中篇报告文学《古墓与天使》《正风歌》《八品风采》《蓝天白云》《八品英才》等。众多人物采访,使他文学创作的人物仓库较为丰满。厚积薄发,接连出版长篇小说《海角风》和《血龙雾》三部曲。

然而他仍感学识不足,59岁自费进山东大学文学院、社哲院进修。进修回市,深感传统文化知识浅薄,便系统地学习《易经》《诗经》《论语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春秋》《老子》《庄子》《孟子》《荀子》《墨子》《坛经》等中国古代文化结晶。眼见西风猛扑,许多民间文化遗产遭劫,深感挖掘、整理、抢救、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,便暂停文学创作,进行黄河三角洲民间文化挖掘整理,接连出版四部民间文化学术著作:《黄河三角洲民间文学研究》(与张献青合著)《凤凰城生态审美》《滨城庙会》《黄河三角洲民间饮食文化研究》(多人合著);三部民间长篇传奇:《凤凰城传奇》《游百川传奇》《秦皇河传奇》。其中《黄河三角洲民间文学研究》获2004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、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·第二届学术著作奖三等奖、获山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“精品工程”入选作品获;《凤凰城民俗生态审美》获中国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三等奖、2007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、滨州市社科一等奖、孙子文化奖;《黄河三角洲民间饮食文化研究》获中国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三等奖、2007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、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壹等奖。

读古文精品,研究民间文化,拓宽延伸了思想境界,决定书写历史长卷《黄河入海流》。从戊戌变法失败开笔,分六大部,描绘百多年间黄河三角洲的风土人情与社会变迁。六部书六大地域特色,乡村细节紧扣历史大事,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即有祖孙延续,又各有横向组合。几百个人物各有形态,演绎出黄河三角洲明初移民几百年来垦荒立村、惩恶扬善、忠国爱民、奋发向上、创造文明的生动画卷。《黄河入海流》之一《风骨》获山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“文艺精品工程”优秀作品奖。

此外,为纪念英雄王杰,了结五十年的夙愿,写了王杰传记《英雄梦》。兴致突发,写新编历史剧《游百川》三部,与电视剧本《黑虎》一起出版。现有七十五岁,仍忙于家乡《西沙河的‘姐儿’》的整理,奔波于《唐赛儿起义辨正》的考查。